赵睿天价加盟首钢,张镇麟转投上海,崔永熙和焦泊乔携手加盟广东,短短72小时,多笔重磅交易彻底改变了CBA联赛格局。
今年CBA休赛期上演了前所未有的球员转会大戏。 北京、广东和上海三支球队成为本次转会市场的大赢家,通过精准引援补强短板,实力得到显著提升。
传统豪强辽宁接连失去核心球员,而京沪粤三强通过巨额投入构建超级阵容,CBA正式进入资本竞争时代。
8月28日,国内多家权威媒体共同官宣赵睿新赛季正式加盟北京首钢男篮。 这笔交易的达成过程被业界称为“72小时奇迹操作”。
北京首钢为得到赵睿总花费达到2亿元左右,包括1.6亿元买断费和550万顶薪合同,此外还提供签字费、户口以及住房等附加条件。
29岁的赵睿在刚结束的亚洲杯上场均贡献13.5分4.5助攻,他的加盟将彻底改变北京队上赛季后卫线薄弱的状况,与周琦形成国家队级别的内外线组合。
上海久事集团以8000万元代价从辽宁引进全明星锋线张镇麟。 这位25岁的小前锋上赛季饱受伤病困扰仅出战22场,场均得分从18.1分降至13.3分。
上海队阵容中拥有王哲林、李弘权、李添荣等准国手,加上超级外援洛夫顿,新赛季上海男篮将一跃成为夺冠热门。
广东男篮总经理朱芳雨在休赛期连续出手,用徐昕作为主要筹码换来广州队的崔永熙,还将陈国豪及彰华非、夏振锋送往广州换取焦泊乔的加盟。
广东队为此支付了1500万元转会费,并获得崔永熙和焦泊乔两位年轻才俊,球队内线实力得到大幅增强。
广东男篮在与广州的交易中设置了回购条款,徐昕和广州男篮都已同意在合同期内的一段时间内,广东有权支付一定数额现金将徐昕提前回购。
辽宁男篮在这个休赛期遭遇重大打击,先后失去郭艾伦和张镇麟两位核心球员。 32岁的郭艾伦选择执行D类顶薪合同加盟广州队,开启职业生涯第十六个赛季。
辽宁主帅杨鸣多次公开提到CBA存在的资本分化问题,拥有国企支持的俱乐部在引援时具备显著资金优势,而辽宁作为民营球队很难在财力上与一线城市俱乐部竞争。
辽宁队从这些交易中获得超过5000万元现金补偿和几名年轻球员,但整体实力明显下滑。
姜宇星从吉林转投辽宁,签下2+1的C类合同;王奕博以3年1800万合同从浙江转会青岛,成为青岛男篮四个赛季来的首个顶薪球员。
老将刘晓宇和俞长栋从北控转投宁波,刘晓宇还将兼任助理教练职务。余嘉豪则选择前往西班牙联赛打球,与西甲毕尔巴鄂签下3年合同。
一些球队的老将可能退役,包括广东的任骏飞和辽宁的韩德君。 北京队的朱彦西也没有出现在注册名单中,可能结束职业生涯。
多支球队在这个休赛期积极推进年轻化战略,大量年轻球员被升入一队。 广东队将两位U19国青成员王洪泽和陈家政升入一队;辽宁队将邢维皓、代彦龙升至一队。
浙江队首次提交注册李悦洲、沈无敌、唐榕泽等年轻球员。 广州队通过交易获得了陈国豪、彰华非等年轻才俊,山西队则首次注册了淡厚然、张文杰等潜力新星。
这种年轻化趋势表明,一些球队可能在为未来赛季蓄力,而非立即争夺冠军。CBA新赛季外援政策发生改变,各队外援薪资总额上限为425万美元,外援注册名额增至8人但最终仅能保留4名,外援使用规则维持四节七人次不变。
这一政策导致今夏多位知名外援转战其他海外联赛,进一步凸显了本土球员在球队战术体系中的关键地位。
山西和吉林两队率先实现四外援满额配置,可以预计的是,将会有更多球队跟随这两支球队的脚步,增添更多的实力派外援。
球员流动性的提高显示出联赛健康发展。 多种渠道的人员补充方式各具特色,俱乐部建设思路呈现出差异化趋势,有的球队看重即战力,有的则着眼于未来储备。
当资本成为CBA赛场上的隐形球员,豪门与平民球队的差距愈发明显,这种趋势对联赛的长期发展究竟意味着什么?
配资公司10大排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