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伏时节,中原某机场热浪翻涌。温度计显示:室外气温40摄氏度,跑道地表温度达60摄氏度。海军航空大学某团战机编队刚落地,地勤人员便顶着高温,快速展开油料补给作业。
“数天前,我和战友从东北平原飞赴西南边陲,与多支空军部队展开高强度对抗,总结出多项高温条件下飞行作战经验。”该团尹飞行员满头大汗地走出座舱说,对抗结束,他们就千里机动,展开跨域转场训练,这座机场是他们此次转场的补给点。
“环境转换是实战中的常态,我们追求的不仅仅是‘能飞’,而是复杂条件下依然‘能战’。”该团领导告诉笔者,为充分检验飞行员与装备适应复杂气象条件的能力,今年驻训以来,他们通过开展长航时、跨区域机动训练,倒逼飞行员在陌生复杂环境中加钢淬火,提升全时全域作战能力。
“同样是高温天气,不同温湿度环境对装备性能的考验完全不同。”该团领导介绍,此次跨域转场,区域跨度广、温湿度变化大,战机出现参数异常、电子元件性能不稳定等问题的概率明显提升。训练途经的部分地域当前正值雨季,高温高湿天气下空气密度降低,对飞行员操纵能力提出更高要求。
引擎轰鸣中,补给完毕的战机编队迎着高温再次起飞。航路向东延伸,这条连接西南与东北的空中走廊,涵盖数条民航航路和数个航空管制区。由于地标被浓积云覆盖,飞行员只能依靠组合导航系统不断修正航向,操纵战机沿预定航线飞行。
战机进入华北平原后,随着高度持续下降,发动机进气量显著增加,燃烧效率不断提升。随着排气温度攀升,飞行员立即按预案调整油门、控制战机速度,确保充足冷却气流通过发动机舱。
黄昏时分,东北某机场,战鹰陆续着陆。随着飞行员们完成最后检查跨出座舱,这场高强度跨域转场训练圆满完成。
“在不同天候条件下练兵,是飞行员提升全时全域作战本领的必经之路。”该团领导表示,下一步,他们将结合酷暑天候特点,从难从严开展训练,将高温高湿环境当作练兵“磨刀石”,全面检验提高部队实战水平。
配资公司10大排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